從以上各方面分析,我們認為從供給、庫存和下游需求啟動的時間點來看,今年下半年的甲醇上漲行情高度或低于預期,且時間點仍未到。
時隔一年,投資者對甲醇瘋狂上漲后的倒V型反轉行情依然歷歷在目,相同的時間即將到來,仍有相同的甲醇制烯烴炒作題材,而今天的甲醇是否會重復昨天的故事呢?在對華南甲醇市場調研中,我們得到了一些答案。
2013年甲醇的上漲行情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進口量減少、訂單出口量增加、港口庫存低位,甲醇制烯烴裝置開工以及國內甲醇裝置開工率較低,與目前時點的甲醇基本面因素相比,甲醇的上漲或會低于預期的高度甚至落空且時間節(jié)點方面會晚于預期。
首先,甲醇港口庫存方面的情況是天差地別,去年是歷史低庫存而今年是脹庫現象嚴重。2013年6月至8月甲醇港口庫存從44萬噸下跌至32萬噸,2014年甲醇庫存不斷攀升,港口庫存攀升至目前的66萬噸之上,達到歷史高位訂單。華南的港口庫存達30萬噸,在前兩周的華南甲醇調研中不少現貨貿易商都反映甲醇倉庫已滿,如果有貨到港則可能出現低價拋貨。
目前甲醇倉儲壓力已經逐漸向華東地區(qū)轉移。甲醇進口量不斷增多主要是東南亞和中東地區(qū)的甲醇裝置運行穩(wěn)定,導致進口量較多,港口高庫存狀態(tài)將持續(xù)。近期華東和華南港口現貨價格的弱勢也是較為明顯。
其次,從去年和今年的開工率水平對比來看,甲醇仍未到供需偏緊的局面。訂單2014年以來甲醇的開工率整體在60%以上,前5月的產量累計增速達到21%,而2013年7月份國內甲醇開工率在55%以下,到8月份不斷下降至51%。單從甲醇裝置開工率水平來看國內甲醇供給面暫不支持甲醇大幅上漲。
最后,甲醇制烯烴項目的地理位置和開工采購的對比來看,目前尚不到行情啟動的時間點。去年投產的兩套甲醇制烯烴裝置分別為寧波禾元和南京惠生,兩套裝置均需要外購甲醇且地處華東訂單,為甲醇產能較少的地方。這兩家企業(yè)的采購以及停工對華東市場的價格影響均較大。
今年市場上關注較多的甲醇制烯烴項目分別為聯想神達和陽煤恒通的甲醇制烯烴,地處山東,山東為甲醇生產和消費以及流轉重地,因此這兩套裝置的甲醇采購相對容易,筆者認為會小于華東的裝置。山東兩套甲醇制烯烴的投產時間市場傳聞在第四季度,一套裝置暫定使用新能鳳凰的甲醇,目前尚未開始采購,所以對甲醇行情的驅動尚未發(fā)訂單動。